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2年第8期 总第225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目 录 艺术评论 · 2022年 · 第8期
特别策划特别
中国现当代工艺美术实践与理论批评
8 刺绣 :艺术还是工艺?——中国刺绣的历史及其当代问题
曹小鸥
19 正视现代工艺美术的“时来运转”
吴明娣 石婷婷
31 试论工艺美术批评的学科属性与功能
姜坤鹏
艺界时评特别策划
41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三大艺术突破
冯双白55 《威廉与我》:一出闪烁着人性华彩的戏剧陈 曦62 古代艺术资源在当代影视中的转化与发展路径——从《梦华录》对《救风尘》的改编谈起 任 刚观察与思考
72 简论中华意象美学的史脉延承
潘 源 潘秀通85 诗画互文与“孟浩然灞桥风雪”意象的美学转换——从《孟浩然骑驴图》到《灞桥风雪图》 岳 进101 鹤舞囚笼中——苏轼的君子观与文人画中鹤的隐喻 王一楠116 苦色探寻艺术真理——浅论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叶列梅耶夫油画艺术
郑光旭
126 工业时代的编年史——阿法纳西耶夫的版画艺术
杨嘉冰 Sosnovskaya N.
书 评
133 探寻艺术理论史的研究方案——对话《西方艺术学科史 :从古希腊到18世纪》
郭 宾141 艺术哲学中的“颠倒事业”——常培杰《拯救表象——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评介熊海洋资 讯
149 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新锐思考 :理论争鸣、方法探讨与批评实践——“当下中国电影的理论探索与学派建设”学术论坛综述
薛精华 刘婉瑶美术作品149 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新锐思考 :理论争鸣、方法探讨与批评实践——“当下中国电影的理论探索与学派建设”学术论坛综述
159 鲁 雯 160 陈建新
封面 陈英华、姚梦琪苏绣作品《星河璀璨——长城》( 局部 )
封二 国家京剧院京剧《五女拜寿》剧照
封三 《西方艺术学科史 :从古希腊到18世纪》《拯救表象——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书影 封底 胡泉纯作品《柱阵》篇目提要 艺术评论 · 2022年 · 第8期
中国现当代工艺美术实践与理论批评
策划:本刊编辑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掀起热潮。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断深入,文物热、非遗热、博物馆热纷纷兴起。出现于近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一词作为连接传统工艺与近现代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潮”文创、文物与现代艺术的纽带,再次成为各类相关讨论中的“热词”。虽然在认知与观点方面不尽相同,但学界与业界对工艺美术的现状多以“不尽如人意”回应。关于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专家、学者从技艺保护、设计融合、纯艺术表达、理论批评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与理论探索。本专题旨在从不同视角,展示、总结这些尝试的成果与经验,在不同层面讨论实践与理论、“现代化”与“传承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文化效益间的冲突与调和,从一个侧面折射新时代中华文化复兴之路上的挑战与跨越。■刺绣:艺术还是工艺?——中国刺绣的历史及其当代问题/曹小鸥【内容提要】中国刺绣脱胎于织物装饰,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类别谱系。中国“四大名绣”的当代面貌,皆以各具特色的画绣占据着区域刺绣艺术的主流。画绣之外,刺绣重要产区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日用绣品,则已长时间处于“没落”状态,我们很少能够再看到中国古代日用绣品中的那种充满热情和美感的杰出的“工绣”作品。而中国刺绣的历史及其发展轨迹表明,这种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即便是在作为欣赏品出现的画绣的早期,其实用价值也是非常明确的。只是从近代开始,画绣的身份才逐渐向纯艺术品偏移。中国刺绣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技艺,我们可以断定“现代还太新”,模仿绘画或与当代艺术的结合,都不是这门悠久艺术的出路。因为,刺绣这门独立的手工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两种基本的属性,即手工的鲜明性与生活文化的趣味性,其中前者是刺绣的语言本体,而后者则来自它深厚的存在理由。【关 键 词】 工艺传统 ;中国刺绣 ;变革 ;当代性▼韩希孟 《花卉虫鱼》册之一 刺绣 30.3cm×23.9cm 明晚期 上海博物馆藏▼
【内容提要】21 世纪的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人民文化需求显著提升,工艺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加以考量,指出其设计、制作有别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传统工艺美术,而与新时代文化消费潮流同频共振,具有时尚化、个性化、社交化的特征。业界、学界应群策群力,建立“现代工艺美术”的设计评价机制,加大对设计的投入,凝聚力量,提升品质,采用工业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使之与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潮流相适应。
【关 键 词】 工艺美术 ;现代 ;时尚化 ;个性化 ;社交化▼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内容提要】工艺美术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其三大学科分支是工艺美术史、工艺美术理论和工艺美术批评。工艺美术创作中的经验性总结,在批评中不断得到反复印证和加深,逐步形成最早的批评概念和范畴。批评观点往往需要借助相关学科的“中介”和帮助。此外,批评也以新观点对理论提出新的挑战,促进其不断完善。工艺美术史的形成,依赖批评观念的进步和批评实践所产生的“思想资料”。批评对当时工艺美术发展及其作品的阐释与评价,是工艺美术史研究中认识时代工艺美术的重要依据。工艺美术批评的开展,依赖理论和历史的基础知识。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是工艺美术批评的价值基础,对其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关 键 词】 学科 ;工艺美术批评 ;工艺美术史 ;工艺美术理论【内容提要】在社会效应和市场效益双丰收的背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蕴藏着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这部作品实现了三个突破:首先是艺术空间营造法式的突破,即盘旋圆转和横向穿越的神妙交织、王希孟和展卷人的心理交织、王希孟绘画过程和中国笔墨工具的研制劳作的景象交织,构成该剧艺术空间的独特性 ;其次是实现了舞剧审美意境构造方法的突破,即在整体精神气质上符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舞台上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再次是实现了动作意象舞语之编织方式的突破,即勾连起某些现实性姿态动作,然后抽离出独特气质的舞蹈动机,从特定编舞方法出发,发展出一个特定的舞蹈形象之动作旋律,最终构造出带有大写意性的整体艺术形象。【关 键 词】 《只此青绿》;意境美 ;意象舞语 ;舞剧创作▼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王徐峰摄▼
【内容提要】《威廉与我》是一部完整展现莎士比亚一生的原创话剧,首演以来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和热议。本文试图从主创者与莎士比亚忠于普遍人性、包容客观抒写人性的共通处出发,从文本、舞台和表演等角度探求该作品脱颖而出、获得认可的深层原因。
【关 键 词】 《威廉与我》;莎士比亚 ;人性 ;原创
■古代艺术资源在当代影视中的转化与发展路径——从《梦华录》对《救风尘》的改编谈起/任 刚【内容提要】电视剧《梦华录》部分内容改编自关汉卿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这启发我们思考元杂剧助益、繁荣当代影视剧的潜在优势:现存元杂剧作品整体有较强的平民意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市井社会,注重对女性的摹写,彰显女性力量,与此同时也因其与宋代的复杂关联,倾向于展现北宋时期特别是发生在汴梁的故事。这些都与当下影视剧聚焦普通民众、凸显女性价值、张扬宋代美学的观众需求及内容转向相合,为当前国家所倡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值得持续发现与深入挖掘。【关 键 词】 《梦华录》;《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元杂剧 ;电视剧▼电视剧《梦华录》海报▼
【内容提要】意象美学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意象观沃壤,不仅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得到赓续与延展,而且经历代文人与学者的品评与阐发,其理论体系渐趋丰富,学术影响愈加深远。有鉴于此,考察意象概念的生成缘起,探索意象美学的发展源流,梳理意象理论的逻辑进路,既可以更加明悉意象创造的美学规律及其境界、韵味与风致,也能够在延承意象美学及其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为建构当代文艺创作与研究的中国学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学术支持。【关 键 词】意象美学 ;观物取象 ;立象以尽意 ;意象具足 ;中国学派
■诗画互文与“孟浩然灞桥风雪”意象的美学转换——从《孟浩然骑驴图》到《灞桥风雪图》/岳 进【内容提要】诗意与画意、诗境与画境相互作用,互文共生。本文通过考察王维《孟浩然马上吟诗图》、李成《寒林骑驴图》和宋元明时期的《灞桥风雪图》系列,分析孟浩然的形象与灞桥风雪的审美内涵的变化,探究诗意传统与绘画的互文共生、语言形象与图像的交叉互动。画作不仅是灞桥风雪意象的传播方式和媒介,而且与诗歌交叉互动,共同完成视觉形象的塑造、审美意境的营构和审美感知的传达。▼ [ 宋 ] 李成 《寒林骑驴图》 绢本淡设色 162cm×100.4cm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鹤舞囚笼中——苏轼的君子观与文人画中鹤的隐喻/王一楠【内容提要】鹤是文人画中常见的意象符号,也是众多与苏轼相关的“赤壁图”中的关键元素。鹤对君子人格的象征始自魏晋时期的志怪文本,经白居易得到极大的丰富,而苏轼接纳并改造了白居易“笼鹤”式的君子观,在该意象中寄托了独特的怀乡情结与归处意识。以其思想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物我观和“君子知命”议题为基础,苏轼进一步借助“归飞鹤”完成了士人身份、君子品格与世俗约束的和解。作为文人艺术的倡导者,苏轼的观念深刻影响了文人画的图像表现与意涵空间,鹤承载着关于士人生存境况与生命哲学的思考,并具有了精英化、理想化的审美特征。
■苦色探寻艺术真理——浅论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叶列梅耶夫油画艺术/郑光旭【内容提要】叶列梅耶夫先生是俄罗斯美术史上最重要的油画大师之一,他师从科罗温、约干松一脉,在承续了欧洲现实主义人文传统的同时,发扬了印象派色彩语言体系,并结合马赛克镶嵌艺术,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叶列梅耶夫风格”,沉郁质朴,自成一派。值此叶列梅耶夫诞辰百年之际,本文从艺术溯源、创作历程、艺术理念、绘画风格和对叶老的怀思几方面,重新描摹、探究、追忆、梳理其作为一位卓越艺术大师真心、真情、真挚的精彩艺术人生。【关 键 词】叶列梅耶夫 ;油画艺术 ;苦色 ;真理
■工业时代的编年史——阿法纳西耶夫的版画艺术/杨嘉冰 Sosnovskaya N.【内容提要】阿法纳西耶夫·谢尔盖·萨韦利耶维奇是俄罗斯著名的版画艺术家,在西伯利亚地区艺术界地位非凡。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他顺应西伯利亚大开发时代的思想潮流和审美要求,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主导,再现了当时的工业建设场景,塑造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劳动者形象,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西伯利亚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这片瑰丽雄奇、冷峻壮美,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这些集丰富的思想内容、高超的艺术技巧、充沛的精神力量于一身的作品,不仅丰富了现实主义美学,更形成了一部生动的西伯利亚大开发时代工业发展的编年史,其中一些作品甚至升格为西伯利亚发展史上标志性的图像,成为研究该地区社会发展史、艺术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关 键 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麻胶版画 ;工业建设题材▼《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的清晨 》麻胶版画 25.5cm × 66.6cm 1965▼
■探寻艺术理论史的研究方案——对话《西方艺术学科史 :从古希腊到18世纪》/郭 宾【内容提要】《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到 18 世纪》的撰写,是响应艺术学学科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对照卡罗尔关于当前艺术理论研究方式的说明可知,该书的研究方案,是 20 世纪艺术理论研究继承、批评与拓展传统艺术哲学、美学的产物。“剧场政制”的初步研究,引出了如何在“交往理论”中搭建出“剧场与表演艺术理论”这一重要问题域。对艺术与科学的协同关系这一线索的澄清,为批评性地解释艺术的反科学、非理性主义运动与艺术终结论提供了思路,也为积极思考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未来艺术的关系做好了准备。
【关 键 词】 艺术理论 ;艺术概念史 ;剧场政制 ;科学与艺术
■艺术哲学中的“颠倒事业”——常培杰《拯救表象——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评介/熊海洋【内容提要】自美学达到了它的绝对观点,变为一种艺术哲学之后,它就同时僵化为一种形而上学体系,既不历史,也不唯物。常培杰《拯救表象——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一书通过研究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展示阿多诺对黑格尔艺术哲学的“颠倒事业”,并对此问题做出了有力回应。该著作沿着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它考察了阿多诺对审美唯名论的批判,刻画出阿多诺对黑格尔艺术哲学的颠倒 ;其次,它将这一颠倒与阿多诺对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的批评相结合,进一步细化这一颠倒 ;最后,它将美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的颠倒事业,汇聚为一种辩证的批评方法 :内在批评。该著回答了艺术哲学该如何既历史又唯物的理论难题,展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韧性。【关 键 词】 艺术哲学 ;阿多诺 ;审美唯名论 ;先锋派 ;艺术批评■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新锐思考:理论争鸣、方法探讨与批评实践——“当下中国电影的理论探索与学派建设”学术论坛综述/薛精华 刘婉瑶
【内容提要】“当下中国电影的理论探索与学派建设”学术论坛围绕中国电影学派、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想象力消费等研究领域,从理论建设、美学溯源与批评实践等多方面探寻中国电影理论未来的走向与路径。本次论坛具有历史视野与方法论启示的意义,与会专家、学者不仅回到中国传统美学与电影美学的话语建构中梳理脉络,将传统的伦理观、“影戏”论、民族性转化为当代的理论资源,也基于当下丰富的案例充实理论,从电影类型、现象、代际导演研究等不同角度展开电影批评实践。同时,西方哲学思考与前沿现象在持续的深入辨析中,有效完善中国电影理论的逻辑与视点,是中国电影学派发展史上一次有益的思想交锋。【关 键 词】 中国电影学派 ;电影工业美学 ;共同体美学 ;想象力消费国家京剧院《五女拜寿》剧照
(国家京剧院供图,摄影:冯金明)
《西方艺术学科史 :从古希腊到 18 世纪》《拯救表象——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书影
胡泉纯 《柱阵》 耐候钢 9.6m×9.6m×6m 2021
摄影 :金伟琦
新媒体编辑:赵金领
审核:于溟跃
终审:王瑜瑜